醒狮社申请书(优选3篇)。
难忘的实践活动又将谢下帷幕,这段时间里,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吧,这时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实践报告总结一下了。怎样写实践报告才更能吸引眼球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醒狮社申请书 篇1
一、实践目的
通过调查家乡的民风民俗,使自己开阔视野,更加了解家乡,增进对家乡的情感。
二、实践时间
寒假回老家期间
三、实践方法
1.询问爷爷奶奶、姑姑姑父以及当地居民。
2.上网查找一定的资料或翻阅相关书籍,与实地调查到的资料相结合来分析。
四、调查内容
从二十三开始,就进入了春节。周口属于豫南地区,和我们这儿的过年习俗大同小异,有异曲同工之处。我们是二十八才到老家,之前几天的.民俗是通过向奶奶他们询问得知的。
【采访开始】
问:奶奶,二十三我们也祭灶吗?
答:当然得祭,我们家还是简单,摆上麻糖和火烧,放上一挂鞭,再祷告几句,希望来年全家平安。有的人家还会贴上灶爷像,烧香祭拜。
问:哦,原来如此。那么二十四都干些什么呢?
答:二十四是打扫房子,为迎接你们和叔叔家回来,我着重收拾打扫了你们的房间,把被褥晒一晒,屋里的犄角旮旯都扫一扫,抹一抹。好让你们回来时干干净净!
问:辛苦您了,书上说二十五磨豆腐,咱家也有这个习俗吗?
答:以前有的人家还自己磨,现在都是去集市上买几块现成豆腐。不过我们这边还兴做干豆腐皮,自己拿豆拿油,别人管加工。知道你们都爱吃,我那天让人家给你们做了一大袋子。
问:那二十六呢?
答:我早早的就骑上三轮车来到菜市场,采购鸡鸭鱼肉。鸡子买了三只,肉买了三十斤,还买了两条大鲢鱼。我寻思多买点,怕过年人多不够吃。
(我心想:全是大鱼大肉,这么多还会不够吃?)
问:一大缸馒头是什么时候做的?我们自己蒸的还是买的?
答:馒头是二十七你姑姑来蒸的,蒸了三大锅。我还嫌不够,自己又去买了一百个馍。
【采访结束】
二十八那天我们刚到家,便看到奶奶在忙着盘饺子馅,一大盆肉,半盆切碎的萝卜,再加上各种佐料,混到一起,用手把它们拌匀。我目瞪口呆地问:“这么多饺子馅!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啊?”奶奶笑眯眯地说:“咱家到齐快三十口人,我还怕不够呢!”
二十九,奶奶、妈妈和婶婶又忙着过油,就是把该炸的东西全都用油炸一遍。有鱼块、丸子、豆腐、麻叶子。她们炸着,我们吃着。到该吃中午饭的时候,几个小孩竟一口饭都没吃,许是肚里早已吃饱了吧。
大年三十,吃团圆饭,看春晚。今天要忙的事情可不少,刚吃完早饭,奶奶就催着爸爸叔叔贴对联,说人家隔壁都已经贴上了。晌午刚过,奶奶她们就开始忙碌着准备晚上的年夜饭。五点多一点,饭就准备好了,爸爸先去放了一挂鞭,全家人开始大快朵颐。收拾完,就开始坐在电视机前静候春晚的开始。一直看到快十二点,随着整点钟声的敲响,家家户户鞭炮齐鸣,迎接新年的到来!
五、实践结果
通过对奶奶的采访和我自己的感受,老家的习俗和我们这边,没有大的差别。
六、实践体会
这次实践,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:春节,为什么在每个人心里有着如此重的分量。为了团圆,爸爸叔叔驱车几百公里赶回家;为了团圆,奶奶天天忙碌着,准备着,等待着。大家能坐在一起,吃顿团圆饭,就是幸福的。看我们吃得开心,奶奶幸福;看奶奶笑得开心,我们更幸福!
同时祝大家元宵节快乐,阖家幸福!
醒狮社申请书 篇2
一、实践地简介
富阳市富春街道作为富阳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全境地域总面积103.95平方公里,行政村33个,社区19个。近年来,富春街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通信器材生产基地之一。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,水平持续提升。
二、实践前期准备
1、召集有兴趣的亲朋好友陪同前往,保障安全。
2、列出详细计划,使实践当天的活动有条不紊。
三、社会实践过程
8月7日,一大早,我们一行人从家中出发。来到比较繁华的桂花路。
由于是早晨,天气凉爽,街上行人也不少。我们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身份,随机向几位路人进行了采访。
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非常热情,听完我们的问题后,认真的`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富阳的一些传统民俗。例如丧葬、上梁之类的过程。
我们又采访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路人,但他们对富阳的传统民俗似乎知道的并不多。在采访过程中,有部分人对我们的访问显得很不耐烦,有的甚至毫不理睬。但我们不气馁,还是在越来越高的温度下坚持着。928D.CoM
到了中午,大家已是汗流浃背,太阳逐渐变得毒辣,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了。于是我们商量后决定结束今天的实践活动,回家整理收集到的材料。
四、实践结果
在市民的配合下,我们收集到以下材料:
1、丧葬:
自死者临终之日起,每个七日祭奠一次,称为“做七”。至七七四十九日才毕,称为“满七”。
2、生育:
妇女临产前夕,娘家馈送鸡蛋、红糖、索面和婴儿毛衫等物,叫做“催生”。满月时,要剃去婴儿的胎发,亲戚家送来以粳米制成的大汤圆,称作“剃头汤圆”。
3、祝寿:
祝贺老人的寿辰以五十岁开始,寿越高庆典越隆重,也有提前一年逢九祝寿的。贺寿时在家中设寿堂,悬挂寿幛、寿联,高烧寿烛。寿星居中上坐,本家及亲友晚辈依次行礼参拜。
4、上梁:
新房落成后一定会选吉日上梁。事前,房主向亲友赠送粽子、馒头、果品等。上梁时,备“三牲”酬神,木工于大梁正中悬红布一方,并上屋顶向四周抛掷粽子、馒头、甘蔗、糖果等,让小孩竞相争取。晚宴时,请木工、泥工坐首座,帮工、亲友次之,以示感谢。
五、实践心得
这次的实践让我发现自己对于家乡的风俗了解甚少,远不如老人们知道的详细。还有些年轻人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。虽然现在提倡婚葬从简,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,年轻人很少会去举行这些仪式,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。
醒狮社申请书 篇3
一、前言
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,一些珍贵的民俗文化面临着被遗忘或消失的风险。为深入了解和保护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,弘扬民族精神,本团队于近期开展了一次深入地方社区、亲身体验与研究民俗文化的实践活动。本报告旨在系统记录并分析实践过程中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,以期为民俗文化的保护、传承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'参考。
二、实践目标与地点
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:
1、实地调研:深入挖掘某一特定区域的特色民俗文化,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技艺、节庆习俗、民间艺术、饮食文化等。
2、体验参与:亲身参与到民俗活动之中,理解其内在价值与社会功能,感受其对社区凝聚力及居民生活的影响。
3、问题探讨:观察并分析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,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保护、传承的有效路径。
实践活动选择在我国具有丰富且独特民俗传统的xx地进行。
三、实践内容与过程
1.调研准备阶段
文献查阅:收集相关历史文献、学术论文、地方志等资料,初步了解该地区的民俗文化脉络及主要特色。
访谈提纲设计:针对各类民俗活动及相关人物(如非遗传承人、社区长者、民俗学者等)设计访谈提纲,确保调研的深度与广度。
2.实地调研阶段
现场考察:参观民俗博物馆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、古村落等,直观感受民俗文化的实物遗存与历史变迁。
深度访谈:与当地居民、非遗传承人、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,获取第一手口述资料,了解民俗活动的现状、传承情况及面临的问题。
参与体验: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积极参与当地的民俗节日、工艺制作、传统表演等活动,切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与内涵。
3.数据整理与分析阶段
资料梳理:整理访谈录音、照片、视频等原始素材,分类归纳调研所得信息。
深度解读:运用民俗学、社会学等相关理论,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度解读,分析民俗文化在当地社区生活、经济发展、精神寄托等方面的作用,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定位。
四、实践成果与反思
1.主要发现
民俗文化特色:详细描述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,如代表性技艺、节日庆典、口头传说等,解析其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及地域特色。
生存现状与挑战:分析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,包括传承人群体、受众群体的变化,以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、市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。
保护与传承策略:基于实践观察与访谈结果,提出针对性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建议,如政策支持、教育推广、产业融合等。
2.实践反思
实践方法的得失:回顾调研方法的选择与执行效果,总结经验教训,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参考。
个人感悟与成长:分享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的个人收获,如对民俗文化的全新认识、对社区责任的理解提升等。
五、结语
本次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,使我们深感我国民俗文化之丰富多元,也认识到其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严峻挑战。唯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与努力,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文化的保护、传承与创新,让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智慧的“活化石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-
更多精彩的醒狮社申请书,欢迎继续浏览:醒狮社申请书